摘要:
背景:骨衍生材料中冻干骨异抗原去除不充分,免疫原性强烈;脱蛋白骨和完全脱钙骨基质抗原性较弱,但前者无成骨诱导能力,后者生物力学性能很差,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目的:观察以部分脱钙冻十骨材料为支架的组织工程骨移植后兔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移植组织的组织学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动物对照观察,于2006-06/2007-06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室完成.材料:组织工程骨以兔骨膜来源的成骨细胞为种子细胞,经抗原自消化、部分脱钙、冻干后的异体骨为支架材料于体外构建.方法:将48只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用部分脱钙冻干骨、组织工程骨、白体骨、同种异体骨植入兔桡骨1 cm节段性缺损处.主要观察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4组植入前及植入后1,2,4蒯移植早期外蒯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通过组织学检测观察植入后2,4,8,12周时4种材料的成骨作用.结果:①部分脱钙冻干骨组、组织工程骨组植入后1,2周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较植入前明显升高(P<0.05).植入后4周CD4+T细胞较植入前偏高不显著(P>0.05).自体骨组植入后CD4+和CD8+T细胞升高不明显(P>0.05).同种异体骨组植入后1,2,4周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较植入前及其他各组同期均明显增高(P<0.05).②组织工程骨组植入后2周与材料孔隙内有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可见骨及软骨混合性新生物形成,周边分布古破骨细胞,部分网架呈蚕食状被破坏吸收.植入后4周,形成的新生骨过渡为编织骨.植入后8周,形成板层骨,部分脱钙冻干骨支架材料已被完全降解,吸收.植入后12周,植入物均L三完全被板层样骨所替代,髓腔再通.结论:部分脱钙冻干骨为支架材料构建的细胞-材料复合体移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高,但不影响其良好的修复骨缺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