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严重肝功能损害时可出现肺动脉压升高,而肝移植过程中特别是新肝开放时的血流动力学波动也会直接导致肺动脉压力的改变.目的:观察肝移植过程中肺动脉压力的变化,以及出现肺动脉高压时的处理.设计、时间及地点:选择2004-06/2006-06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进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前后对照观察.对象:择期行同种异体肝移植的终末肝病患者13例,均为男性,年龄19-53岁.方法:全身麻醉后应用有创技术及漂浮导管连续监测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通过有效的呼吸管理和持续泵注小剂量硝酸甘油0.1-5.0u g/(kg·min),间断给予前列腺素E11.0-2.0 u g/次,以降低术中门静脉开放时升高的肺动脉压及肺动脉楔压.主要观察指标:平均动脉压和肺动脉压变化.结果:13例肝移植患者移植过程中门静脉开放时均发生不同程度平均动脉压下降,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在门静脉开放后5,15 min明显高于开放前(P<0.05).运用硝酸甘油及前列腺素E1后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30 min左右恢复到开放前水平.结论:肝移植过程中合理应用硝酸甘油、前列腺素E1能明显缓解门静脉开放时的肺动脉高压.
推荐文章
肝移植患者术中肺动脉高压的处理
肝移植
肺动脉压
硝酸甘油
门脉性肺动脉高压及其影像学评估
肝硬化
门脉性肺动脉高压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进展
高血压,肺性
药物疗法
基因疗法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
肺动脉高压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肝移植过程中肺动脉高压的处理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移植 肺动脉压 硝酸甘油
年,卷(期) 2008,(5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63-1056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17
字数 10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8.5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洪 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麻醉科 30 164 7.0 11.0
2 罗远国 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麻醉科 41 183 8.0 12.0
3 胡春林 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麻醉科 9 4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移植
肺动脉压
硝酸甘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