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预防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高血压并发左房扩大而不合并左室肥厚的患者52例,服用厄贝沙坦治疗6~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左房内径(LADD)、左室P波离散度(P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变.使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记录表达于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的Kv1.5钾通道电流,不同浓度厄贝沙坦灌流观察其对电流影响.结果 经厄贝沙坦治疗后,患者PD、LADD明显减小,LVEF明显增加(P<0.01).厄贝沙坦浓度依赖性阻断Kv1.5通道.结论 厄贝沙坦对Kv1.5的抑制可能是其减轻心房重构和缩短PD,从而预防房颤发生的电生理学基础.
推荐文章
厄贝沙坦长期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心功能的影响
厄贝沙坦
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肥厚
心功能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内径和P波离散度的影响
厄贝沙坦
心房颤动
阵发性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房内径
P波离散度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QT离散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高血压
左室肥厚
QT离散度
氯沙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左房内径、P波离散度的影响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厄贝沙坦 高血压 P波离散度
年,卷(期) 2008,(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4.1
字数 31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08.09.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传玉 203 992 16.0 21.0
2 高恩民 23 81 5.0 8.0
3 李牧蔚 60 432 12.0 17.0
4 王宪沛 31 152 7.0 11.0
5 卢辉 17 76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房颤动
厄贝沙坦
高血压
P波离散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9929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