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有效的单头蚜虫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方法]以从不同地区采集的桃蚜为试材,采用改进的KAC法和优化的KAC法提取单头桃蚜的基因组D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所提DNA的浓度(以OD260/280表示),用0.8%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所提DNA的纯度,比较2种方法的提取效果;对优化KAC法所提DNA进行PCR扩增和电泳检测.[结果]优化KAC法提取的单头蚜虫基因组DNA的OD260/280为1.6~1.9,浓度为20~50 ng/g;改进KAC法提取的单头蚜虫基因组DNA的OD260/280为1.4~1.7,浓度为8~25 ng/g;来自同一地方桃蚜的基因组DNA PCR扩增产物的电泳条带基本相同.[结论]优化改进的KAC法提取的桃蚜基因组DNA浓度和纯度均较高.
推荐文章
微波法快速提取丝状真菌基因组DNA
微波法
丝状真菌
基因组DNA提取
木香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木香
DNA提取
电泳
OD值
利用简化的SDS法提取杨树基因组DNA
基因组DNA
DNA制备
DNA纯度
番木瓜组培苗叶片基因组DNA的微量提取
番木瓜
组培苗
基因组DNA
微量提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优化醋酸钾(KAC)法提取蚜虫基因组DNA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基因组DNA 桃蚜 提取方法 优化
年,卷(期) 2009,(10)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生物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94-4395,4398
页数 3页 分类号 S188
字数 26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9.10.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丽娟 甘肃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3 44 3.0 3.0
2 漆永红 甘肃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0 55 5.0 7.0
3 刘永刚 甘肃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4 65 4.0 4.0
4 张正英 甘肃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7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基因组DNA
桃蚜
提取方法
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