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褐头鸫是国际受胁物种,繁殖地仅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山地,迄今有关该物种的生态研究尚无专门报道.我们于2005 年5 月至2006 年8 月对北京和河北两地褐头鸫的巢址选择和活动区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共发现褐头鸫的巢7 个,其中北京百花山6 个,河北雾灵山1 个.巢址平均海拔1805 m±86 m(1730~1930 m),巢树均为华北落叶松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巢树高度11.3 m±2.2 m(8~14 m).巢距地的平均高度为5.3 m±1.5 m(4~7 m),巢址周围隐蔽性较好,天敌很难发现.2006年6~7月,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在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一只褐头鸫的雌鸟进行了无线电遥测,采用95%调和平均数法来计算,其繁殖期的活动区面积为1.93 hm2±0.76 hm2.
推荐文章
东方白鹳天然巢址与人工巢址选择比较研究
东方白鹳
巢址选择
逐步判别分析
主成分分析
塞罕坝地区褐柳莺巢址选择及其对繁殖成功率的影响
褐柳莺
河北省塞罕坝
苗圃地
巢址选择
繁殖成功率
扎龙湿地丹顶鹤巢址选择研究
松嫩湿地
丹顶鹤
巢址选择
扎龙湿地苍鹭巢址选择
扎龙湿地
苍鹭
巢址选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褐头鸫巢址选择和活动区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动物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褐头鸫 繁殖 巢址 活动区 无线电遥测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资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2-574
页数 3页 分类号 Q959.7
字数 216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正旺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87 1515 24.0 36.0
2 刘阳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8 147 8.0 11.0
3 邱阳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4 1.0 1.0
4 崔本杰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4 1.0 1.0
5 敖飞成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4 1.0 1.0
6 章腾勋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褐头鸫
繁殖
巢址
活动区
无线电遥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动物
双月刊
1000-7083
51-1193/Q
大16开
成都市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9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19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