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石油工业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既能提高石油采收率又可实现二氧化碳永久封存.应用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我国与美国的油藏条件、技术水平等相关状况的差异,分析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潜力与现实障碍,发现我国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开展温室气体地质封存.<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提供了项目合作平台,温室气体封存项目合作,不仅能使我国实现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双赢,还为发达国家提供"经核证的减排量",帮助其完成国际碳减排任务,项目合作前景广阔.但当前政治、成本、技术风险等因素制约着合作项目的广泛开展,由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借鉴国外经验,进行自主技术创新,是我国现阶段实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现实选择.
推荐文章
二氧化碳封存及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环境风险研究
二氧化碳封存
二氧化碳驱油
环境风险
风险评价
风险管理
二氧化碳深部含盐水层地质封存国际研究进展及启示
全球变暖
二氧化碳封存
封存条件
科技研发
澳大利亚Otway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示范工程
Otway盆地
衰竭气田
地下咸水层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研究进展综述
地质工程
二氧化碳
地质封存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石油工业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钻采工艺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捉和封存(CCS) 二氧化碳驱提高石油采收率(CO2-EOR) 清洁发展机制(CDM)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交流园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124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01.7
字数 48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93.2009.01.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段海燕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54 310 11.0 13.0
2 王雷 1 2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177)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2(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3(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4(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5(3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6(3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7(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氧化碳捕捉和封存(CCS)
二氧化碳驱提高石油采收率(CO2-EOR)
清洁发展机制(CDM)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钻采工艺
双月刊
1000-7393
13-1072/TE
大16开
河北省任丘市华北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8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60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