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地球科学进展       
摘要:
四川盆地是扬子地块上的一个多旋回类前陆盆地,盆地边缘长期剧烈的构造活动控制着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沉积作用.通过地表剖面和岩芯观察,首次在该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中识别出微裂缝、微褶皱层、微断层、液化砂岩构造、球一枕构造和角砾岩等典型的软沉积变形构造的地质记录,这些变形构造可能与印支构造运动期的地震活动有关.越靠近断裂带附近,软变形构造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表明震积岩的分布与龙门山和米仓山一大巴山构造活动有关.因此,研究该盆地须家河组震积岩,对了解控制盆地边界的龙门山和米仓山一大巴山造山带的活动史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四川类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体系
四川类前陆盆地
晚三叠世
须家河组
古构造格局
沉积体系
沉积相
测井解释
粒度分析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前陆大气区基本特征及勘探有利区
四川盆地
晚三叠世
大气区
评价
勘探有利区
前陆盆地
前陆斜坡带
前陆坳陷区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层序分析与地层对比
四川盆地
晚三叠世
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地层格架
等时对比
洪泛面
沉积—层序划分方案
四川盆地安岳地区须家河组——近海潮汐沉积
四川盆地
安岳
晚三叠世
近海潮汐
沉积相
成因
证据
沉积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类前陆盆地须家河组震积岩的发现及其研究意义
来源期刊 地球科学进展 学科
关键词 震积岩 软沉积变形构造 龙门山和米仓山一大巴山造山带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四川类前陆盆地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180
页数 9页 分类号 P539.1|P534.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8166.2009.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朝成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1 181 10.0 11.0
2 郑荣才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44 3526 30.0 51.0
3 朱如凯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 115 4713 34.0 66.0
4 翟文亮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45 3.0 3.0
5 高红灿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6 78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3)
共引文献  (918)
参考文献  (4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34)
二级引证文献  (101)
19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2(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4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7)
1995(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6(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1997(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1(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2(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2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2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9(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震积岩
软沉积变形构造
龙门山和米仓山一大巴山造山带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四川类前陆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科学进展
月刊
1001-8166
62-1091/P
大16开
198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6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090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