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四川宣汉地区二叠系茅口组和吴家坪组的硅岩,主要以结核状、条带状和团块状产出.根据硅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其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野外观察硅岩形态多样,与围岩呈缝合线状接触,在剖面上受一定层位控制,团块状硅岩中含石灰岩斑块等.显微镜下观察,硅岩中见方解石残余结构及白云石菱形假晶等.野外观察和显微镜下观察表明这些硅岩应为交代作用形成.常量元素分析表明硅岩以SiO_2为主(69.61%~99.21%),其他化学成分含量较低(0.01%~16.07%),Fe/Ti、(Fe+Mn)/Ti及Al/(Al+Fe+Mn)值反映了硅岩的形成与热水活动有关,样品点在Al-Fe-Mn三角图中的投影位于富铁端;微量元素Co/Ni、V、Ti/V、Th/U和Rb/Sr值都较低,样品点在(Cu+Co+Ni)-Fe-Mn三角图中的投影也位于富铁端;硅岩中稀土元素总量低(低于10×10~(-6)),Ce明显负异常,Eu弱负异常,LREE/HREE值低,Eu/Eu*值相对较高.上述特征表明研究区硅岩在形成过程中有热水物质参与沉积,在成岩过程中通过SiO_2交代作用形成.
推荐文章
扬子地区二叠系硅质岩成因分析及沉积环境研究
硅质岩
稀土元素
沉积环境
二叠系
扬子地区
四川理塘地区二叠—三叠纪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古生物化石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硅质岩
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
扬子地区典型剖面二叠系不同沉积相地球化学特征
二叠系
沉积相
地球化学特征
扬子地区
川东地区二叠系结核状、条带状及团块状硅岩成因
硅岩
硅质来源
地球化学特征
二叠系
四川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宣汉地区二叠系硅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来源期刊 古地理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硅岩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机制 二叠系 四川宣汉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化学及沉积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0-680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595
字数 765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华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5 221 10.0 14.0
2 何幼斌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53 1532 22.0 30.0
3 周新平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4 63 3.0 4.0
4 杜红权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4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9)
共引文献  (334)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17)
二级引证文献  (56)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硅岩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机制
二叠系
四川宣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古地理学报
双月刊
1671-1505
11-4678/P
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0号石油大学
2-73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9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