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从进化的观点阐述了机体为何对吸入麻醉药产生反应.有猜想认为:现在机体对吸入麻醉药的反应性源自离子通道对吸入麻醉药的敏感性,并且自共同的祖先单细胞机体即存在的麻醉药敏感离子通道传承而来(比如,对麻醉药的反应并不是神经系统的适应,而是多细胞起源之前就存在离子通道的适应).这种敏感性可能因多细胞机体突触持续的自然选择而得到提高.特别提出如下几点假想:1)单细胞机体的一个有益特性是离子通道对存在于环境中影响其构象平衡的化合物的协调反应;2)这种协调反应预防正离子进入细胞后的有害后果,从而增加机体的适应性;3)这些化合物(可能包括阳离子、阴离子、两性离子和不带电化合物)模仿具有接触活性的吸入麻醉药,并通过改变与通道功能相匹配的双分子层特性来调节离子通道功能.此假说与吸入麻醉药的已知特性相一致.除此之外,此假说还引出了非挥发性化合物在离子通道和动物体具有类似麻醉的调节功能的试验性预见,这些化合物包括在健康和疾病状态调节离子通道功能的内源性化合物.后者包括在某些终末期脏器衰竭和遗传性代谢性疾病中产生增加的代谢产物.有些预见已经被试验证实是正确的.
推荐文章
肥胖对吸入麻醉药异氟醚用量的影响
肥胖
肥胖指数
异氟醚
药代学
药效学
血液稀释对麻醉药及麻醉深度影响的研究现状
血液稀释
麻醉药物
麻醉深度
甘蔗的起源和进化
甘蔗
起源
进化进程
假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于机体对吸入麻醉药反应的起源和进化假说
来源期刊 麻醉与镇痛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2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麻醉与镇痛
双月刊
1673-3134
11-5377/R
北京市东单三条9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