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龙门山山脉,即2008年5月12日汶川(M=7.9)毁灭性地震的发生地,界定了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缘,并显现出比青藏高原任何地方都大的地形起伏.然而,在这次地震之前,大地测量与地质调查工作都没有测到横跨该山系前缘有明显的缩短变形(Shenet al,2005;Meade,2007;Chenet al,2000),从而引起了关于该山岳带地形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激烈争论.现已提出两个端元模型:(1)脆性地壳增厚,即具有大量滑动的逆冲断层切穿岩石层并引起隆起(Ta-pponnieret al,2001);(2)地壳流动,即青藏高原下地壳的低粘度物质向外挤出,抬升了喜马拉雅山东北部的地壳(Roydenet al,1997;Burchfiel,2004;Bird,1991).在此,我们使用平衡地质剖面来说明该山系前缘的地壳缩短、构造起伏与地形地貌是密切相关的.这表明,地壳缩短是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的隆起及其地形形成的主要驱动力.致使沿该山系前缘大型逆冲断层发生破裂,并造成数万人死亡和大范围破坏的2008年汶川地震(M=7.9)就是这种地壳缩短过程的作用表现.
推荐文章
青藏高原的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
地震地热说
地震柱
地震构造模式
地震预测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的隆起与海洋锶同位素组成的演化
青藏高原隆起
大陆化学风化速率
海洋锶同位素组成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及震后青藏高原强震趋势分析
玉树地震
震源机制
青藏高原
活动地块
强震活动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震空区初步研究
地震空区
孕震空区
时空演化特征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龙门山和青藏高原的隆起与2008年汶川(M=7.9)地震
来源期刊 世界地震译丛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构造起伏 缩短量 龙门山 形成与发展 逆冲断层 下地壳 青藏高原 地震反射剖面 地壳缩短 密切相关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P5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构造起伏
缩短量
龙门山
形成与发展
逆冲断层
下地壳
青藏高原
地震反射剖面
地壳缩短
密切相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地震译丛
双月刊
1003-3238
11-2368/P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5号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