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是套陆相含煤地层.须家河组一、三、五段以暗色泥岩和煤为主,是气源岩.泥岩干酪根以Ⅱ型和Ⅲ型为主,有机碳含量平均为1.96%,在川中处于成熟阶段,在川西处于高成熟阶段.由于源岩以腐殖型为主,故以形成气为主,气中仅有少量轻质油或凝析油.须家河组二、四、六段以砂岩为主,故有3套生储盖组合,形成许多自生自储煤成气田.在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发现的天然气储量仅次于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并有该盆地第二大气田(广安气田).须家河组煤成气碳同位素特征:一是绝大部分具有正碳同位素系列,即δ~(13)C_1<δ~(13)C_2<δ~(13)C_3<δ~(13)C_4;二是δ~(13)C_2值是全盆地9个产气层系中最重的,为-20.7‰~-28.3‰;三是川中地区有一批轻的δ~(13)C_1值,最轻为-43.0‰.在川东和川南须家河组变薄的地区还发现少量油型气藏,这些气藏碳同位素特征是δ~(13)C_2值轻,一般轻于-30‰,最轻为-36.3‰,易与煤成气区分.
推荐文章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及侏罗系煤成气碳同位素组成
四川盆地
须家河组
侏罗系
煤成气
碳同位素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水溶气的长距离侧向运移与聚集特征
四川盆地
晚三叠世
水溶气
侧向运移
脱溶作用
晚期成藏
聚集特征
重同位素
幕式运移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一、三、五段天然气勘探潜力分析
四川盆地
晚三叠世
须家河期
天然气
勘探潜力
致密砂岩
成藏潜力
自生自储
勘探有利区带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层序分析与地层对比
四川盆地
晚三叠世
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地层格架
等时对比
洪泛面
沉积—层序划分方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煤系烷烃气碳同位素特征及气源对比意义
来源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碳同位素 气源对比 烷烃气 须家河组 四川盆地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专家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9-52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TE135|TE122.2
字数 70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985.2009.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安平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13 507 11.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0)
共引文献  (723)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547)
二级引证文献  (508)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5(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6(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2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4)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3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3(5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14(55)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15(83)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73)
2016(7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7)
2017(81)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73)
2018(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2)
2019(7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9)
2020(3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同位素
气源对比
烷烃气
须家河组
四川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双月刊
0253-9985
11-4820/TE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7号北京奥运大厦中石化1206
82-28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0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