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条纹小斑蛾Thyrassia penangae(Moor)是乌蔹莓(Japanese cayratia)的重要害虫,在南昌1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由于该虫各世代总有极少部分个体进入滞育,少数进入越夏的个体1年只发生2代或3代.羽化时间多出现在上午7~10时,羽化后当日或次日下午交配,交配时间集中在下午3~6时,交配一般可持续12个h左右.成虫羽化后需取食花蜜做补充营养才能充分产卵.产配后次日即可产卵.第1代成虫常将卵数十粒聚产于幼嫩叶片的背面,以后各代主要聚产于花蕾上,平均每雌产卵量为43粒.幼虫为4龄.第1代主要取食叶芽、幼枝及嫩叶,以后各代主要取食花蕾.在自然条件下各虫态发育历期:卵为4~7 d;幼虫为10~14 d;非滞育的茧期(指幼虫结茧后的预蛹至成虫羽化的日期)为8~11 d,越夏茧期为32~40 d,越冬茧期为205~224 d.成虫寿命为3~13 d.
推荐文章
金钱松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金钱松
小卷蛾
生物学特性
发生
防治
斑翅食蚧蚜小蜂的生物学特性
斑翅食蚧蚜小蜂
橡副珠蜡蚧
生物学特性
樟细蛾生物学特性初步调查
樟树
细蛾
生物学特性
栎粉舟蛾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
栎粉舟蛾
栎类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条纹小斑蛾的生物学特性
来源期刊 昆虫知识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条纹小斑蛾 生活史多样性 化性 越夏 越冬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1-414,封4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6
字数 29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52-8255.2009.03.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芳森 江西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 92 1118 18.0 28.0
2 何海敏 江西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 24 178 8.0 12.0
3 黄芳 江西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 8 34 4.0 5.0
4 杨东 江西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 3 61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条纹小斑蛾
生活史多样性
化性
越夏
越冬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昆虫学报
双月刊
0452-8255
11-6020/Q
16开
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科院动物所
2-151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2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912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