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选择20世纪50年代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民主改革作为研究对象,认识民主改革的由来、内容及后果。文章介绍了改革前凉山彝族社会的阶层构成及其特点,阐述了建国初年开展相关工作的困难,提出欲摧毁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必须开展社会改造,改天换地;分析了《宪法》颁布后彝区社会发生的种种变化,即统治者无法照旧统治下去,被统治者不愿意继续接受统治,彝族干部逐步成长并担任重担,社会改革的条件基本成熟。然而,改革行动尚在协商中,少数奴隶主发动叛乱,抗拒政府,反对改革。叛乱促使改革提前及加快,改变了和平协商改革的构想,改革与平叛同步进行。为了实现和平改革的构想,顺利完成社会改造的任务,中央决定实施“更加宽大”的政策,调整了相关的措施,但受到少数叛乱者的抵制。于是,彝区各级政府完整理解、全面贯彻中央指示的精神,迅速平息叛乱,开展了“复查补课”运动,于1958年5月完成了改革。民主改革摧毁了奴隶制度,奴隶获得自由,翻身作主人;改变了生产资料的占有形态,昔日奴隶分得土地、农具及耕畜等,焕发生产积极性;结束了过去家支林立的无秩状态,建立各级政权,发展了农村党团员,培养及任用彝族干部,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完成了社会主义的国家建构;争取、团结、改造及安置了部分上层人士,形成了接受党的领导,爱国守法、争取进步的政治氛围。
推荐文章
20世纪50年代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的特点分析
云南少数民族
民主改革
上层人士
民族识别
凉山彝族地区新生儿出血症32例临床观察
新生儿
颅内出血
消化道出血
维生素K缺乏
凉山彝族地区乡土景观基因图谱构建及其保护传承研究
乡土景观
景观基因
图谱构建
保护与传承
凉山彝族地区
凉山彝族地区乡村聚落景观评价体系与评价策略
乡村聚落景观
评价体系
评价策略
凉山彝族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有关凉山彝族地区民主改革的认识
来源期刊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凉山彝族地区 民主改革 奴隶社会 社会改造 民族区域自治 彝族社会 和平改革 生产积极性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15
页数 25页 分类号 D62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和平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57 193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凉山彝族地区
民主改革
奴隶社会
社会改造
民族区域自治
彝族社会
和平改革
生产积极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
年刊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中央民族大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
总下载数(次)
23561
总被引数(次)
1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