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乙醇为溶剂,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采用挥发诱导自组装技术(EISA)合成了介孔硅材料.用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对介孔硅材料进行表面修饰,得到了孔径为5.27 nm,比表面积为467.7 m2/g的巯基功能化的介孔材料.利用FT-IR、N2吸附-脱附、EA、SEM、TEM和XRD等方法分别测定了功能化前后介孔硅材料的结构和性质.以巯基功能化的介孔硅材料为吸附剂,以Cr3+、Cu2+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介孔吸附剂对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SH基团已成功接枝于介孔硅材料的孔道内表面.在T=303 K、pH值5、振荡时间1 h、振荡频率200 r/min的条件下,污染物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低于0.4 mmol/L时,吸附剂对Cr3+、Cu2+的去除率分别在8O%和92%以上.介孔吸附剂对CP3+、Cu2+的等温吸附行为与Langmuir模型相吻合(R2>0.9912).介孔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受pH值(初始与终态值)、温度和重金属离子的初始浓度的影响显著.
推荐文章
新型合成聚合物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及其吸附性能
聚合物吸附剂
重金属离子
吸附性能
高分子纳米复合吸附剂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重金属污染
高分子纳米复合吸附剂
重金属废水处理
纳米纤维素去除水体系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重金属离子
纳米纤维素
吸附
化学改性
结构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介孔吸附剂在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介孔 吸附剂 Cr3+ Cu2+ 去除率
年,卷(期) 2009,(z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140
页数 7页 分类号 X703.1
字数 54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719.2009.z2.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冰如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55 1127 19.0 32.0
2 李风亭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27 1720 22.0 35.0
3 吴胜举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4 76 4.0 4.0
4 魏诗辉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1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31)
194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介孔
吸附剂
Cr3+
Cu2+
去除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双月刊
1001-8719
11-2129/TE
大16开
北京市学院路18号
82-33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1
总下载数(次)
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