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双皮质固定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了我院2004年2月以来,采用双皮质固定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患者45例.男6例,女39例;年龄53~72岁,平均59.7岁.受伤至本次手术时间2~34d,平均16.4d.骨折部位胸椎21例、腰椎24例.神经功能评分Frankel B级2例,Frankel C级4例,Frankel D级13例,Frankel E级26例.本次手术前治疗主要为卧硬板床、骨质疏松症治疗.本次入院均因腰背疼痛不缓解甚至加重、不能耐受卧床、双下肢神经功能障碍及二便障碍.术前进行必要的围手术期治疗.手术要点即用手锥开放椎弓根钉道,在接近椎体前壁时,逐渐缓慢前进,细心体会落空感.对明显疏松,进入过程中无把持力的椎体,可采用球形探针小心捣透前壁,避免用力过猛失手.术中应用球形探针进行椎体前壁至椎弓根进针点间距离测量,选择合适长度的椎弓根螺钉,超出椎体前壁不超过2mm.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10个月~5年,平均26.3个月.全部病例术后无神经症状或症状再加重.伤椎高度恢复满意,术后高度丢失率平均为2.7%.术后神经功能评价Frankel B级1例,Frankel C级2例,Frankei D级6例,Frankel E级36例.腰背痛均明显改善.无内植物并发症如螺钉断裂、松动、断棒、拔钉等.结论:采用双皮质同定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中伤椎高度恢复满意,术后丢失率低,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椎弓根置钉技术中由于金属切割效应致椎体高度复位差及术后骨折椎体高度再丢失、内固定松动、拔钉等问题,因而是一种可靠可行的内固定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