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松辽盆地肇源-太平川地区扶余油层构造特征和发育史分析、油气藏解剖和失利井分析,识别出了层状背斜、断块、断鼻、构造-断层、砂岩透镜体、砂岩上倾尖灭、岩性-构造和岩性-断层等8种油藏类型,指出油气成藏受油源条件、有效储层、油气运移动力,油气运移通道、有效圈闭、生储盖组合和后期保存条件等7个因素控制.并归纳出5种成藏模式,即构造隆起带持续多期多向成藏模式,近源近凹顶生下储式成藏模式,深大断裂构造的多源成藏模式,斜坡带断层遮挡油气成藏模式及负向油气成藏模式.通过分析认为,油气成藏的关键时刻是嫩江组沉积末期-明水组沉积末期.
推荐文章
松辽盆地北部朝长地区扶余油层油气来源及成藏特征
油气分布
扶余油层
朝长地区
松辽盆地
松辽盆地三肇地区扶余油层致密油成藏模式研究
松辽盆地
三肇凹陷
扶余油层
成藏模式
致密油
致密油层沉积富集模式与勘探开发成效分析 ——以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油层为例
致密油
沉积富集模式
甜点识别技术
成效分析
松辽盆地北部
松辽盆地北部白垩系泉头组扶余油层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
致密油
成藏主控因素
资源潜力
扶余油层
泉头组
白垩系
松辽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松辽盆地肇源-太平川地区扶余油层油藏类型及成藏控制因素
来源期刊 中国石油勘探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松辽盆地,肇源-太平川地区 扶余油层 油藏类型 成藏控制因素 成藏模式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3,59
页数 8页 分类号 TE112.3
字数 86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703.2009.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安江 74 1712 25.0 39.0
2 吴海波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2 637 10.0 25.0
3 罗宪婴 22 278 8.0 16.0
4 孙辉 32 106 8.0 9.0
5 郭会坤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5 48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60)
二级引证文献  (61)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4(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松辽盆地,肇源-太平川地区
扶余油层
油藏类型
成藏控制因素
成藏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石油勘探
双月刊
1672-7703
11-5215/TE
大16开
北京市安华西里2区1号楼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82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