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碳元素脱离煤体转移到气态产物中是煤低温氧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对煤自燃气体产物生成特征的研究,提出失碳速率的概念,建立了相应的氧化动力学模型,并从理论及实验两方面予以验证.该模型可较准确地描述煤在程序升温条件下从常温氧化至110℃的过程中失碳速率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自燃倾向性不同的煤其失碳速率有较大的差异,同一种煤在不同温度段内失碳速率也不同,其活化能和总指前因子均有较大改变;不同温度阶段煤氧化的内在作用机制存在较大差别,仅以某一温度段的特性来衡量煤氧化能力的强弱并不全面.
推荐文章
煤直接液化动力学模型及其研究进展
煤直接液化
动力学
模型
费托合成催化剂失活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
费托合成
催化剂
失活
动力学模型
氯氧化铋反应结晶动力学研究
氯氧化铋
反应结晶
动力学
间歇动态法
五彩湾煤和吐鲁番煤热解动力学模型评估与应用
热解
热重分析
分布活化能
动力学
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失碳速率的煤氧化动力学模型研究
来源期刊 火灾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煤自燃 标志性气体 失碳速率 氧化动力学模型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8-14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D75
字数 27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5309.2009.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涛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10 113 6.0 10.0
2 王德明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197 4256 37.0 56.0
4 仲晓星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35 856 16.0 29.0
8 李大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33 183 8.0 13.0
11 顾俊杰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3 8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自燃
标志性气体
失碳速率
氧化动力学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火灾科学
季刊
1004-5309
34-1115/X
大16开
合肥市金寨路96号
26-90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11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