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水平四分量钻孔应变仪观测的是地表附近一点的水平应变变化. 但是其直接记录并非应变变化,应根据互检条件先进行实地相对标定(计算元件校正系数),然后用理论固体潮进行实地绝对标定(计算探头校正系数),才能进行应变换算,给出可作为应变变化使用的数据. 因为钻孔应变仪观测的是应变变化,所以实地标定和应变换算都需要用增量. 对于精确的研究,这些校正系数都可能随时间变化,因而需要根据具体问题按特定时间段对校正系数进行计算. 该文比较系统地说明了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资料换算和使用的基本步骤和具体方法,并以姑咱台的观测资料为例,给出了具体分析结果.
推荐文章
四川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数据精度评价
自检内精度
相对标定系数
偏差
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
海原台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的相对标定及资料应用
钻孔应变观测
相对标定
震前异常
面应变
差应变
中国四分量钻孔应变仪风雨历程四十年
面应变
切应变
地应变的震前异常
云南昭通地震
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值计算地层应变与应力
四分量钻孔钻孔应变观测
地球潮汐
面应变
差应变
地层应变和应力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资料的换算和使用
来源期刊 地震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钻孔应变仪 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 实地标定 超限率分析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9
页数 7页 分类号 P315.72
字数 38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274.2009.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邱泽华 66 736 17.0 25.0
2 唐磊 27 236 9.0 14.0
3 阚宝祥 12 135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8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88)
二级引证文献  (8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钻孔应变仪
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
实地标定
超限率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
季刊
1000-3274
11-1893/P
16开
北京166信箱
2-820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2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0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