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SnCl4·5H2O,SbCl3和(NH4)2CO3为基本原料,采用湿化学法制各锑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粉体.研究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对锑掺杂二氧化锡(ATO)前驱体的同液相分离过滤速度和产物ATO粒径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借助透射电镜(TEM)、热重一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适量PAM对纳米ATO前驱体进行絮凝处理,不但能显著提高纳米ATO前驱体的固液相分离速度,缩短分离过滤时间,且能有效地抑制硬团聚的形成;采用非离子聚丙烯酰胺对纳米ATO前驱体进行絮凝处理,分离过滤时间仅为原来的1/10,所得产物平均粒径小于10nm.
推荐文章
二氧化氯对聚丙烯酰胺降解作用的实验研究
二氧化氯
聚丙烯酰胺
降解
纳米二氧化钛增强聚丙烯酰胺/聚乙烯亚胺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
纳米二氧化钛
聚乙烯亚胺
聚丙烯酰胺
凝胶
制备
性能
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棕壤酶活性的影响
阴、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棕壤
土壤酶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丙烯酰胺对锑掺杂二氧化锡前驱体的后处理
来源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锑掺杂二氧化锡(ATO) 聚丙烯酰胺(PAM) 硬团聚 分离速度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矿业工程·冶金工程·化学与化学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3-619
页数 7页 分类号 TQ1645
字数 595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涂伟萍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349 4631 33.0 48.0
2 刘蕤 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 4 19 2.0 4.0
3 何秋星 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 19 99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锑掺杂二氧化锡(ATO)
聚丙烯酰胺(PAM)
硬团聚
分离速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2-7207
43-1426/N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校内
42-19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1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912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