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溶液中以正己硫醇作稳定剂,利用HAuCl4与HF处理后的硅纳米线(SiNWs)的氧化还原反应,在SiNWs表面负载金纳米粒子(AuNPs).通过调整HAuCl4的浓度,得到了AuNPs粒径从3.2到7.0 nm的AuNPs/SiNWs复合结构,并对这种复合结构进行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负载不同粒径的AuNPs的SiNWs在530~580nm间有明显的由AuNPs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引起的吸收,且随着AuNPs粒径的增加,该吸收峰发生红移.负载前后的荧光光谱表明,在红光和绿光区负载AuNPs的SiNWs的荧光峰与HF处理后SiNWs的荧光峰峰形相当,峰位变化不大;但在蓝光区,不同于HF处理前后SiNWs的发射峰(464 nm左右),负载了AuNPs的SiNWs在423 nm的位置处出现了强荧光峰,这个峰是AuNPs费米能级的电子与sp或d带的空穴辐射复合产生的.
推荐文章
不同形貌金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
PVP
金纳米粒子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形貌
对苯二酚在金、银纳米粒子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电化学响应的比较
金纳米粒子
银纳米粒子
纳米修饰电极
对苯二酚
壳聚糖修饰磁性纳米粒子对BSA的吸附性能
纳米粒子
表面
牛血清白蛋白
壳聚糖
蛋白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金纳米粒子修饰硅纳米线及复合结构的光谱性质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硅纳米线 金纳米粒子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年,卷(期) 2009,(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7-1284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67-7351.2009.1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贺军辉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功能纳米材料实验室 47 453 11.0 20.0
2 张晓丹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功能纳米材料实验室 21 165 7.0 12.0
6 曹阳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功能纳米材料实验室 15 66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硅纳米线
金纳米粒子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学报
月刊
0567-7351
31-1320/O6
大16开
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4-209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6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713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