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受灾人群的测评,来评定自身应付模式和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与受灾人群焦虑状态的关系.方法 灾难发生后10~20 d内,从现场的咨询工作中进行调研,对不同年龄、受伤与否、不同性别的受灾群众的焦虑、应付方式、领悟社会支持能力进行测评,分析了焦虑与应付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之间的关系,并采用2×2×2的多元方差分析,对不同受灾人群的心理状态进行了比较.结果 焦虑与自身消极应付方式中幻想、合理化、退缩等相关,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家庭外支持负相关.不同的年龄状态、受伤与否和性别的群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三者有交互作用.结论 提高对家庭外社会支持感受可以降低焦虑水平,负性的应对方式会增加焦虑.高年龄、受伤人群的焦虑水平高,多采用消极应付方式,男性对家庭内支持的感受性较高,女性对家庭外社会支持感受性较男性高.
推荐文章
地震伤员与受灾人员心理健康调查
汶川大地震
伤员
受灾人员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心理护理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状态康复的影响
创伤后应激障碍
焦虑状态
心理护理
汶川地震应激状态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应激
大学生
应对方式
焦虑
危机干预
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焦虑障碍多因素分析
脑卒中
抑郁
焦虑
抑郁焦虑共病
相关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震受灾人群急性应激期的焦虑状态与心理缓冲因素关系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临床心理学 地震 应激 焦虑 应付方式 社会支持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6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6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临床心理学
地震
应激
焦虑
应付方式
社会支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8-7850
11-4003/R
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154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5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