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四家论郁证的学术主张可以发现,刘完素认为郁热互生,两者可互为诱因,因此对于郁证的具体治疗,也多结合火热病的证治而提出,同时又根据"郁"的部位在表、在里或表里同病而有所不同;张从正治病重视心理因素,多以情解郁,通过言语改变患者认知和情感的方法来治疗疾病;李果重脾土,认为脾气壅滞是郁证的产生关键,故从脾治郁,所创立的"升阳散火"法是其治疗郁证的又一特色;朱丹溪始创"六郁",其代表方越鞠丸乃治郁证之首推方剂,寓意深刻.这些对于我们进一步进行郁证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施治,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金元四大家论治食伤
金元四大家
食伤
浅谈金元四大家论便秘
黄帝内经
金元四大家
便秘
刘完素
张从正
李东垣
朱丹溪
丹溪手镜
儒门事亲
素问玄机原病式
兰室秘藏
金元四大家论治暑病特色
金元时期
四大家
暑病
学术思想
金元四大家论燥
金元四大家
燥病
燥的因机证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元四大家对郁证的认识与治法
来源期刊 中医文献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郁证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 张从正 朱丹溪 论治特色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文献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
字数 31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4737.2009.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曦 15 41 5.0 6.0
2 杨思福 2 1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郁证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
张从正
朱丹溪
论治特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文献杂志
双月刊
1006-4737
31-1682/R
大16开
上海市瑞金二路156号
4-540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6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