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某生产企业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毒物及其危害关键控制点,为企业化学毒物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化学毒物检测、个体TWA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存在的化学毒物进行分析.结果 在聚氯乙烯的生产过程中,作业场所存在化学毒物较多,主要包括氯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过氧化物、异链烷烃类、聚乙烯乙酸酯、氢氧化钠、氨、盐酸、甲醇、柴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二氧化锰等.其中废水槽下风向的巡检位氯乙烯15 min检测浓度最大值为35.4 mg/m3,超过最大超限倍数的0.4倍;气柜排放口、反应釜底部排放阀氯乙烯15 min检测浓度分别为20.2 mg/m3和24.8mg/m3,接近职业接触限值;其余检测点的各化学毒物浓度小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 化学毒物关键控制点为气柜排放口、反应釜排放阀以及废水槽,应加强其防毒措施.
推荐文章
聚氯乙烯生产过程全流程调度
聚合物
调度
全流程
模型
混杂系统
优化
小型釜悬浮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改造
小型釜
悬浮聚合
聚氯乙烯
生产工艺
改造
聚氯乙烯增塑剂的研究
聚氯乙烯
增塑剂
发展趋势
聚氯乙烯化学交联方法的研究进展
聚氯乙烯
化学交联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某聚氯乙烯生产企业化学毒物危害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卫生工程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职业病危害 关键控制点 氯乙烯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14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3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建雄 53 258 10.0 14.0
2 温翠菊 35 211 9.0 13.0
3 黎丽春 28 90 6.0 8.0
4 邹剑明 47 254 10.0 13.0
5 冯本秀 13 70 4.0 8.0
6 苏世标 66 282 10.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氯乙烯
职业病危害
关键控制点
氯乙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卫生工程学
双月刊
1671-4199
22-1333/R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景阳大路3145号
12-126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1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05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