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三江平原上,测定 42 个小区中玉米、大豆、小麦籽实 Fe、Mn、Cu 和 Zn 含量和土壤中各形态 Fe、Mn、Cu 和Zn含量.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了土壤中各形态Fe、Mn、Cu 和 Zn 的生物有效性,旨在为该地区合理施用微量元素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和小麦籽实含 Fe、Mn、Cu 和 Zn 量与土壤中有效态和交换态 Fe、Mn、Cu和Zn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有机态 Fe、Mn、Cu 和 Zn含量与玉米、大豆和小麦籽实Fe、Mn、Cu 和 Zn含量也有很好的相关关系.交换态对有效态 Fe、Mn、Cu 和 Zn 影响最大,其次是有机质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Fe、Cu 对有效态 Fe、Cu 及碳酸盐结合态 Mn、Zn 对有效态 Mn、Zn 具有一定正效应.而残留态 Fe、Cu 对有效态 Fe、Cu 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Mn 对有效态 Mn 产生负效应.
推荐文章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水化学性质研究
三江平原
湿地
水化学类型
重金属
退化
三江平原泥炭地微量元素垂直分布特征
三江平原
泥炭
微量元素
分布特征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白浆土耕层微量元素变化趋势
长期定位
白浆土
施肥
微量元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江平原白浆土中Fe、Mn、Cu和Zn生物有效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土壤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白浆土 长期定位 Fe、Mn、Cu和Zn 生物有效性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6-200
页数 5页 分类号 S153.4
字数 33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829.2009.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玉梅 112 353 10.0 15.0
2 田秀平 天津农学院农学系 60 372 10.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浆土
长期定位
Fe、Mn、Cu和Zn
生物有效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壤
双月刊
0253-9829
32-1118/P
大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南京土壤所内
28-21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7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82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