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运用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和MM-PBSA(molecular mechanics/Poisson Boltzmann surface area)相结合的方法预测了β-环糊精(cyclodextrin,CD)和甾类客体分子包结模式.通过重原子均方根偏差(root mean square deviation,RMSD)分析可得,两种包结模式下客体分子都可以和β-CD形成稳定的包结.在MD轨迹采样基础上,采用高效MM-PBSA方法计算了两种包结模式下的包结自由能.计算结果显示,β-CD和三个甾类客体分子包结的主要驱动力为范德华相互作用,而溶剂化能和熵变则不利于体系的包结.进一步分析平均构象和包结自由能发现,对于波尼松龙,D-up(D-ring up orientation)取向为优势包结模式;而乙炔雌二醇和雌三醇的优势包结模式均为A-up(A-ring up orientation)取向.通过比较β-CD和三个客体分子的理论包结自由能,预测包结稳定性的次序为乙炔雌二醇>雌三醇>波尼松龙,和实验结果相一致.
推荐文章
环糊精水提法提取积雪草中的三萜类化合物
积雪草
三萜类化合物
环糊精
提取工艺
超高交联树脂对酚类化合物吸附动力学研究
树脂
酚类化合物
吸附动力学
碳青霉烯类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和分子设计
碳青霉烯
定量构效关系
分子设计
神经网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β-环糊精和甾类化合物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来源期刊 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MM-PBSA 分子动力学 β-环糊精 甾类化合物
年,卷(期) 2009,(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8-1324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67-7351.2009.1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雪霞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23 64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MM-PBSA
分子动力学
β-环糊精
甾类化合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学报
月刊
0567-7351
31-1320/O6
大16开
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4-209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6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713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