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粗大水流冲洗方法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diffuse lamellar keratitis, DLK)的预防作用.方法 接受双眼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120例(240眼),按眼别分为处理组(左眼)和对照组(右眼).在LASIK术中,以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处理组采用粗大水流冲洗方法进行角膜瓣基质面和角膜基质床冲洗,对照组则进行角膜瓣层间冲洗.术前,术后第1、第3、第7天及第1个月,检查患者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以及术后DLK的发病率及临床分期.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术后视力、屈光度、眼压进行配对t检验,对术后DLK的发病率进行X2检验.结果 术后各时期,处理组和对照组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平均屈光度、眼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处理组DLK发病率为1.6%(2眼),全部为Ⅰ期;对照组为9.2%(11眼),其中Ⅰ期占90.9%,Ⅱ期占9.1%.术后第3天,处理组没有DLK发生:对照组为813%(10眼).全部为Ⅰ期.两组间比较,术后第1、第3天DLK的发病率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7天,两组DLK均消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应用粗大水流冲洗方法进行角膜瓣基质面和角膜基质床冲洗.能够明显降低DLK发病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方法.
推荐文章
LASIK术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
LASIK手术后
角膜板层
炎症反应
并发症
LASIK术后迟发性弥漫性板层角膜炎
LASIK
弥漫性板层角膜炎
诗乐氏
LASIK术中应用地塞米松对弥漫性板层角膜炎的调控作用
角膜磨镶术
角膜炎
白细胞介素-8
地塞米松
LASIK术后角膜层内脂质异物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层间脂质异物
板层内角膜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ASIK术中粗大水流冲洗对弥漫性板层角膜炎的影响
来源期刊 眼视光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角膜磨镶术,激光原位/方法 并发症 弥漫性板层角膜炎 冲洗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屈光手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18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78.1|R779.63
字数 31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4-845X.2009.0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华 石家庄市第四医院眼科 12 20 3.0 4.0
2 赵娴 石家庄市第四医院眼科 6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角膜磨镶术,激光原位/方法
并发症
弥漫性板层角膜炎
冲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月刊
1674-845X
11-5909/R
大16开
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32-108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11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539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