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补虚化瘀针法对骨质疏松大鼠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雌性大鼠5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即假手术组,其它40只做去势手术.三个月后将去势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针刺组、针加雌激素组、雌激素组.共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取大鼠的股骨做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大鼠股骨经HE染色断层处理后,可见模型组骨松质中骨小梁排列紊乱,有明显的断裂稀疏.而治疗组骨小梁新生现象明显.小梁排列较为整齐.经图像分析系统处理后骨小梁面积,小梁相对体积、小梁平均厚度数值比较,治疗组高于模型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虚化瘀针法对骨质疏松大鼠有治疗作用,可改善大鼠骨组织微观的形态,抑制骨流失.
推荐文章
补虚化瘀针法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力学影响的研究
骨质疏松
补虚化瘀针法
骨力学
大鼠
实验性大鼠骨质疏松症颞下颌关节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观察
颞下颌关节/病理学
骨质疏松症/病理学
软骨/病理学
骨质吸收
不同月龄正常大鼠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动态变化的研究
正常大鼠
骨量
不同月龄
骨形态计量学
骨吸收
骨形成
维甲酸致小鼠骨质疏松模型的骨组织计量学研究
维甲酸
骨质疏松
疾病模型,动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补虚化瘀针法对骨质疏松大鼠形态计量学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补虚化瘀针法 骨质疏松 形态计量学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74.3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补虚化瘀针法
骨质疏松
形态计量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月刊
1005-0205
42-1340/R
大16开
武汉市珞喻路856号
38-182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5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271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