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摘要:
目的 评价单次对比增强双源CT双能量心脏成像的可行性和初步应用.方法 30例受检者行双源CT双能量心脏成像,分别有6例病人于1周内进行了DSA或SPECT检查.2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对所有冠状动脉影像质量和碘图进行分段评分,并对冠状动脉狭窄节段与碘图分布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成像可诊断率为100%(300/300),影像质量评分均值为4.68±0.57.30例病人中8例共10个节段发现壁冠状动脉,12例共32个节段冠状动脉发现粥样硬化性斑块,其中20个节段狭窄≥50%,12个节段狭窄≤50%;3例病人的双能量CT(DECT)冠状动脉成像与DSA所见一致.融合碘图有15例共37个节段发现灌注异常,其中28个节段供血支冠状动脉狭窄,9个节段未见冠状动脉狭窄(其中3个节段SPECT检查为阴性).结论 心率合适的情况下,单次对比增强双源CT双能量成像可获得优良的冠状动脉和心肌灌注影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潜力,但尚需深入研究.
推荐文章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及其初步应用初探
双源CT
双能量成像
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
心脏双期对比增强CT在评价心肌存活性中的应用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心肌梗死
评价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次对比增强双源CT双能量心脏成像的初步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双源CT 心肌灌注血容量成像 双能量CT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3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4/j.issn.1674-1897.2009.04.104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卢光明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398 3897 27.0 38.0
2 周长圣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98 1294 21.0 30.0
3 顾海峰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23 361 11.0 18.0
4 张龙江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162 2014 24.0 35.0
5 彭晋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3 114 3.0 3.0
6 马延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4 11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188)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1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3(2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4(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5(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6(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7(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8(2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9(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源CT
心肌灌注血容量成像
双能量CT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双月刊
1674-1897
12-1398/R
大16开
197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20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