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泾河流域水沙搭配关系、来沙系数及其变化、来沙系数与降雨之间关系、来沙系数与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沙效益之间关系及其响应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泾河张家山水文站年最大洪水的水沙搭配关系为高含沙水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流域的水沙搭配关系更不协调.流域3个主要水文站自1988年以来年平均来沙系数均有明显增大的趋势;流域最大洪峰来沙系数和最大日平均来沙系数均与流域最大1日降雨量呈反比例幂函数变化关系;来沙系数随着降雨的增大而减小.流域治理后年均减沙效益和年平均来沙系数关系具有明显的分区规律;两个区单位减沙效益的年平均来沙系数几乎相等;年平均来沙系数对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响应非常明显.但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单位减沙效益的年平均来沙系数影响不大.
推荐文章
泾河流域淤地坝拦沙对降雨的响应分析
降雨阈值
拦沙量
减蚀量
尺度
淤地坝
泾河
泾河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及归因分析
泾河流域
R/S法
变化趋势
归因分析
径流还原法
人类活动
黄土高原泾河流域水沙特征分析
泾河流域
径流量
输沙量
土地覆被
泾河流域水沙变化水文分析
水沙变化
水文分析
减水减沙
泾河流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泾河流域来沙系数变化与响应分析
来源期刊 泥沙研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泾河流域 来沙系数 最大1日降雨 年均减沙效益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短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7
页数 8页 分类号 TV141.3
字数 71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68-155X.2009.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晓华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44 332 11.0 16.0
2 冉大川 25 405 9.0 19.0
6 王昌高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22 161 7.0 11.0
7 董飞飞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25 105 7.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58)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泾河流域
来沙系数
最大1日降雨
年均减沙效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泥沙研究
双月刊
0468-155X
11-2532/TV
大16开
北京车公庄西路20号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924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