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肾上腺醛固酮腺瘤血管重构的机制.方法 将微量渗透泵植入大鼠皮下,随机分为对照组、腺瘤组、腺瘤+依普利酮组和腺瘤+肼苯哒嗪组.8周后检测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和mdm2、p53的表达.结果 ①成功建立大鼠醛固酮腺瘤模型;②与对照组相比,腺瘤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活跃(P<0.05);MDM2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而p53只在蛋白水平增加(P<0.05);③相较于肼苯哒嗪,依普利酮能抑制醛固酮的作用(P<0.05).结论 醛固酮通过诱导mdm2表达而逆转p53的细胞周期阻滞作用,促使平滑肌细胞增殖,可能是醛固酮腺瘤血管重构的原因之一.
推荐文章
肺癌MDM2蛋白表达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
MDM2蛋白☆
肺肿瘤
基因p53
突变
癌基因蛋白质类/代谢
人脑星形细胞瘤P21 WAF1/CIP1的表达与P53、MDM2及细胞增殖指数间的关系
星形细胞瘤 P21 WAF1/CIP1 P5 3 MDM2 增殖细胞核抗原 原位杂交
糖基化终产物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MMP-2表达的影响
主动脉
肌细胞,平滑肌
明胶酶A
糖基化终产物,高级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醛固酮腺瘤模型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mdm2和p53的表达
来源期刊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肾上腺醛固酮腺瘤 鼠双微体2基因 依普利酮 肼苯哒嗪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9-484
页数 6页 分类号 R586.2
字数 43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j.issn.1672-8009.2009.06.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上腺醛固酮腺瘤
鼠双微体2基因
依普利酮
肼苯哒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双月刊
1672-8009
42-1720/R
大16开
武汉市航空路13号
38-35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27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