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多模式CT指导下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16例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院溶栓试验(NINDS)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多模式CT检查,对符合溶栓标准的8例患者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0.9 mg/kg溶栓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4h、7 d、30 d的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 治疗前NIHSS评分为(12.8±5.33),治疗后24 h、7 d、30 d的NIHSS评分分别为(10.01±6.69)(6.77±3.56)、(4.12±3.09),治疗前和治疗后7 d、30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Barthel)指数为(20.63±8.67),治疗后24 h、7 d、30 d Barthel指数分别为(22.77±8.96)、(45.78±23.89)、(59.45±31.03),治疗前和治疗后7 d、30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因再梗塞死亡.结论 多模式CT指导下的急性脑梗死早期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有助于减少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使更多的患者从溶栓治疗中获益.
推荐文章
多模式MRI在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治疗中的评估作用
输注,静脉内
脑梗死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栓溶解疗法
急性病
急性脑梗死病人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
急性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模式CT指导下的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梗死 CT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4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33.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小平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内科 75 502 9.0 20.0
2 杨勇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内科 20 113 5.0 10.0
3 成秋生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内科 25 93 5.0 9.0
4 李蒙燕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内科 14 33 4.0 5.0
5 李泽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内科 39 170 7.0 11.0
6 余健敏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内科 9 16 3.0 3.0
7 黄翬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内科 3 8 2.0 2.0
8 王彦莉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内科 2 1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27)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死
CT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医学杂志
月刊
1672-3619
44-1503/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4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324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