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采用吸附势理论恢复了荥巩煤田谷山井田煤层含气量变化史.根据煤层含气量变化史可以看出,研究区经过了两次生烃,在煤层第二次生烃时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其最大吸附能力不会超过9.22m3/t.而现今的煤层气含量却达到了35m3/t.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第二次生烃所吸附的煤层气占26.34%,煤层及围岩游离态煤层气所占比例为43.65%,孔隙水中溶解的煤层气所占比例不超过1.86%,浅部运移来源所占比例高达28.15%,由滑动构造作业可能新生成少量煤层气.
推荐文章
荥巩煤田谷山井田构造演化与煤层气含量的关系
谷山井田
构造演化
煤层气
含气量
中国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
煤层气藏
富集成藏
高变质
煤层气藏成藏过程研究
煤阶
煤成气
气藏
成藏过程
对比
研究
煤层气封闭体系及其与煤层气富集的关系
煤层气
煤系气
富集
封闭体系
封隔层
区域盖层
顶底板
断层
平缓地层
立体勘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荥巩煤田谷山井田煤层气富集成藏过程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煤层气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谷山井田 吸附势理论 煤层气成藏 含气量演化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
字数 26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074.2009.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庆喜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5 45 3.0 5.0
2 苏现波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77 1395 21.0 33.0
3 郭红玉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3 259 8.0 15.0
4 宋金星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8 141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谷山井田
吸附势理论
煤层气成藏
含气量演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煤层气
双月刊
1672-3074
11-5011/TD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4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6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