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测井技术       
摘要:
柴达木盆地W油田沉积背景和构造变化导致岩性复杂,断裂带发育和断块的封闭性差异造成水性改变;泥晶颗粒、方解石结晶颗粒的存在导致了微孔隙度的发育.测井解释难点主要在挤压带高电阻率水层和油层的区分、断裂带地层水淡化区域油水层电阻率混淆,以及微孔隙发育导致低产层和干层界定困难.以复杂岩性储集层评价为基础,结合油藏构造特征、储层地质特征,分析异常挤压带下测井资料响应特征并针对性开展解释;通过分析断块水性特征变化规律,提出了低渗透率储集层微孔隙度发育层段的测井识别手段,确定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确立了分水性特征、挤压特征相应的测井解释方法,有效划分低产储层.
推荐文章
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复杂断块油气田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
测井评价
低孔隙度
低渗透率
复杂断块
覆压渗透率
孔隙度渗透率综合指数
储层有效性
复杂断块底水油藏低电阻率油层成因分析及识别方法
测井解释
复杂断块底水油藏
低电阻率油层
成因分析
识别方法
后期水侵型复杂断块/岩性油藏评价
断层
地层水
电阻率
矿化度
地层评价
辛176断块沙四段油藏低阻成因机理研究
测井响应
低阻油藏
毛管压力
四性关系
成因机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湖相沉积背景下低渗透率断块油藏的综合评价
来源期刊 测井技术 学科
关键词 测井解释 断块油藏 复杂岩性 湖相沉积 低渗透率 测井响应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处理解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367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31.8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338.2009.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晓军 8 14 2.0 3.0
2 李积永 7 11 1.0 3.0
3 王武振 1 0 0.0 0.0
4 符晓颖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测井解释
断块油藏
复杂岩性
湖相沉积
低渗透率
测井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测井技术
双月刊
1004-1338
61-1223/TE
大16开
197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5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9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