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许霆案”的认定要求我们合理解释“盗窃金融机构”的内在含义。刑法是通过刑法规范来保护法益,有关“盗窃金融机构”的规定保护的是金融机构所代表的公共利益。在此基础上,笔者将银行分为动态的银行与静态的银行,前者是指交易中的银行,后者是指非交易中的银行,而且仅当行为人盗窃静态的银行方可构成“盗窃金融机构”。盗窃“地下钱庄”的资金钱款不属于《刑法》第264条第1项所规定的范围。从刑法需要完善的角度而言,《刑法》第264条有关盗窃金融机构的刑罚配置有其内在缺陷,同时,将银行财产与公民财产分开保护的立法体例也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与人平等、物与物平等的现代法治原则。
推荐文章
从关键词角度解读《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
数据治理
大数据
金融机构
银行业
农村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及解决策略
农村金融机构
人力资源现状
解决策略
面向普惠金融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基层网点转型研究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普惠金融
基层网点
转型
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补偿机制
风险补偿机制
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发展
农村金融改革
农村经济发展
金融服务水平
农村金融风险
农村金融资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刑法中“盗窃金融机构”的重新解读及完善思考
来源期刊 判例与研究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刑法规范 盗窃 善思 解读 保护法益 “地下钱庄” 《刑法》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
页数 12页 分类号 D92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兴培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128 1061 20.0 2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融机构
刑法规范
盗窃
善思
解读
保护法益
“地下钱庄”
《刑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判例与研究
季刊
珠海市吉大九洲大道2005号联通新时空大
出版文献量(篇)
57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