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为例,以"机制法"的逐级衰减原理为基础,引入土地生产力指数模型中的PI指数作为土壤有效系数对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修正,得到了南方红壤丘陵区水稻田的土地生产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早稻的实际产量与水稻田的土地生产潜力符合程度较高,多数年份的实际产量为稻田土地生产潜力的83.0%~92.7%;晚稻的实际产量均超出了水稻田的土地生产潜力,但属于合理的范围之内.水稻田的土地生产潜力可以作为模拟水稻产量的基础性框架;南方红壤丘陵区光热条件良好,但降雨季节性分布相差较大,土壤pH值、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偏低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
推荐文章
红壤丘陵区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红壤
生态农业
模式
红壤丘陵区粮食生产的生态成本
粮食生产
生态成本
南方红壤丘陵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
防洪安全
生态治理
环境改善
小流域
南方红壤区
红壤丘陵区生态系统反馈结构研究
系统动力学
反馈环
流率基本入树
红壤
生态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方红壤丘陵区稻田土地生产潜力研究——以桃源农业生态实验站为例
来源期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机制法 水稻 土壤有效系数 土地生产潜力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与环境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86,92
页数 6页 分类号 S184
字数 460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0)
共引文献  (154)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机制法
水稻
土壤有效系数
土地生产潜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2-4291
61-1071/N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
52-109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25
总下载数(次)
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