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青海唐古拉山北藏麻西孔铜银矿区喜马拉雅期斑岩体通过野外观察,室内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斑岩体与铜银多金属矿的形成关系.斑岩体内,稀土元素总量高,轻稀土与重稀土之比值较大,为10.87~14.23,说明由下地壳局部熔融形成;形成年龄为38 Ma,属碰撞后造山碱性花岗岩类.成矿与斑岩体关系密切.斑岩体中富Pb,Zn,Ag,Mo,Cu等,为成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成矿时代既晚于晚白垩世风火山群,又晚于斑岩体的侵入时间.在斑岩体的影响下,成矿元素向深部具有富积的趋势.
推荐文章
冀北银多金属矿床主要控矿因素分析
银多金属矿
控矿因素
成矿规律
冀北地区
大地银多金属矿床围岩蚀变特征与矿化
大地银多金属矿床
围岩蚀变特征
矿化
找矿标志
琼库都克铜银多金属矿矿床成因浅析
琼库都克铜银多金属矿
矿床成因
成矿时代
矿床成因类型
内蒙古油房西银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火山
潜火山-斑岩型系列组合矿床
找矿远景
内蒙古
油房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海唐古拉山北藏麻西孔岩浆活动与铜银多金属矿的关系
来源期刊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斑岩体 地球化学特征 铜银矿区 藏麻西孔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与矿产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187
页数 6页 分类号 P588.133
字数 35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9727.2009.0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寿庭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100 1199 18.0 29.0
2 高阳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12 141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36)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斑岩体
地球化学特征
铜银矿区
藏麻西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9727
51-1634/N
大16开
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
62-24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4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404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