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兔髂动脉球囊内膜剥脱术后,脂联素表达水平及内膜增殖的影响,并探讨罗格列酮预防血管再狭窄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球囊剥脱术)和罗格列酮组(给予高脂饮食+球囊剥脱术+罗格列酮).分别于球囊损伤术后第1、4周,取血测定血脂、血糖;用ELISA法测定血浆脂联素的水平.取髂动脉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弹力纤维染色.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成功建立了兔髂动脉血管内皮损伤模型.与模型组兔相比,罗格列酮组在术后第1、4周末,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HE及弹力纤维染色提示,内膜增殖程度显著减轻,PCNA的表达减少,血浆脂联素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以上变化在术后4周末更为显著.结论 罗格列酮可有效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通过PPARγ途径增加脂联素的表达水平有关.
推荐文章
盐酸吡咯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脂联素表达的影响
吡格列酮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反应
脂联素
胆固醇
免疫组化
罗格列酮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
再灌注损伤
罗格列酮
细胞凋亡
Bcl-2蛋白
Bax蛋白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殖的抑制
髂动脉
球囊损伤
丹参酮ⅡA磺酸钠
新生内膜
增殖
凋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罗格列酮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术后脂联素表达及内膜增殖的影响
来源期刊 心脏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罗格列酮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脂联素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2-46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7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世芳 117 490 14.0 17.0
2 蒋桔泉 73 398 12.0 17.0
3 陈志楠 74 372 12.0 17.0
4 龚志刚 59 244 10.0 13.0
5 曹选超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罗格列酮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脂联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心脏杂志
双月刊
1009-7236
61-1268/R
大16开
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52-131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6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86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