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1730年人们发现羊瘙痒症开始,克-雅氏症、库鲁病、疯牛病等一系列疾病随之出现.在库鲁病的研究中,美国科学家盖达塞克发现其病原体不具有DNA或RNA特性,并因此获得了197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其后,另一位美国科学家普鲁塞纳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了以蛋白质为遗传媒介的新型病毒--朊病毒,并因此获得了1997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朊病毒的发现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大事件,为人类战胜羊瘙痒症、克-雅氏症、库鲁病和疯牛病等一系列疾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推荐文章
皮肤瘙痒症的治疗干预比较
皮肤瘙痒症
社区干预
皮肤科门诊
中医
老年皮肤瘙痒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人
瘙痒症
危险因素
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治疗肛门瘙痒症
肛门搔痒
小切口大汗腺清除术
临床观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羊瘙痒症到疯牛病——朊病毒发现史
来源期刊 中华医史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朊病毒 羊瘙痒症 库鲁病 疯牛病 盖达塞克 普鲁塞纳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5-17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09
字数 29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5-7053.2009.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翁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17 189 5.0 13.0
2 刘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24 150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朊病毒
羊瘙痒症
库鲁病
疯牛病
盖达塞克
普鲁塞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史杂志
双月刊
0255-7053
11-2155/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南小街16号
2-65
194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8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