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在总结全球地幔橄榄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一个用于判别HP-UHP变质带中变质橄榄岩原岩及其成因类型的判别图解.该图主要由镁铁总量MgO+(%)和一个参数m+f/si比值构成.另用Al2O3和CaO分别与MgO+(%)制成两个辅助图解,以示方辉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之间在Al2O3和CaO含量上的分界.通过原岩判别结果和研究表明,PP3孔和PP1孔两者在变质组合、原岩成因类型、地球化学和变质条件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重大差异.分别代表来自两种极端的地球化学类型和两种不同大地构造环境的UHP变质体.PP3钻孔以Ol+Gt+Cpx+Opx+Sp为变质矿物共生组合的含石榴石纯橄岩,其原岩系来自地幔残余成因的方辉橄榄岩遭受UHP变质作用的产物,它以成分高度均一,富Mg(Mg'=92),极端亏损不相容元素REE(∑REE<1×10-6可称为超亏损型)为特征.在变质相中仍保留原岩的残余矿物铬尖晶石(Sp),其成分显示蛇绿岩地幔橄榄岩的成分趋势.并出现以Gt和Sp共存相为特征的变质相.据实验结果(klemme,2004)表明该共存相的稳定域的P-T条件Cr-Sp可达7Gpa,T1400℃,即形成于200km的地幔深度.综合研究显示该孔变质橄榄岩原岩(方辉橄榄岩)具有大洋岩石圈地幔残余成因的某些印记,而不是同深度原生地幔岩相转变的产物.PP1孔变质橄榄岩是由无水矿物相(Ol+Opx+Cpx+Gt)+含水矿物相(Phl±Chu)组成的石榴石橄榄岩杂岩,其原岩来自两种不同成因的超镁铁岩系列:一为具地幔成因的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系列(可能相当于地幔楔中的Al型橄榄岩),另一部分(少数)来自具岩浆成因的超镁铁岩系列(纯橄岩-异剥橄榄岩-辉石岩组合,可能相当于A2型橄榄岩).该套变质橄榄岩,以成分高度不均一,极端富集REE(∑REE平均>20×10-6可称为超富集型)和大离子亲石元素(K、Ba、Rb)为特征.这种异常现象并不反映其原岩原有的地球化学特征,它可能是由于在俯冲过程中受到陆壳物质的污染,或壳-幔相互作用所致.据该孔变质相中缺乏Sp相,而以Gt为标志的变质相的事实,推断其形成的压力条件应>7Gpa, 即形成的深度应大于200km.上述研究表明在苏鲁UHP变质带中,不仅有来自大陆地幔楔中的地幔残余的UHP变质体,而且首次提出有可能来自大陆俯冲前锋具大洋岩石圈地幔性质的(蛇绿岩型地幔残片)变质体存在,这对揭示该区UHP变质带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信息.
推荐文章
俯冲-碰撞和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中的金红石研究进展
金红石
俯冲-碰撞带
同质多象变体
U-Pb定年
源区示踪
华中超高压变质带中榴辉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超高压变质带
榴辉岩
稀土地球化学
华中地区
山东南墅地区孔兹岩系变质矿物的成因及演化
孔兹岩系
陆-陆碰撞造山带
构造演化
苏北东海地区超高压变质带内的斜卧褶皱
超高压变质带
斜卧褶皱
伸展体制
榴辉岩透镜体
韧性薄化作用
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海地区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中变质橄榄岩及其原岩和成因类型的判别——以PP1孔和PP3孔为例
来源期刊 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超高压 变质橄榄岩 变质组合 原岩类型 判别图解 PP1孔 PP3孔 东海
年,卷(期) 2009,(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6-963
页数 18页 分类号 P5
字数 139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001-5717.2009.07.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天福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6 609 15.0 24.0
2 杨经绥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34 4382 39.0 63.0
3 陈松永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1 957 15.0 21.0
4 任玉峰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6 475 9.0 21.0
5 王希斌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0 181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2)
共引文献  (415)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5(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1996(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199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8(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9(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2(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3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4(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5(1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高压
变质橄榄岩
变质组合
原岩类型
判别图解
PP1孔
PP3孔
东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学报
月刊
0001-5717
11-1951/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113
192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896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