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既往霉菌感染病例作回顾性分析,了解霉菌感染的特征.方法 选取2005年4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所有早产儿1716例为研究现象,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进行感染判定.予氟康唑6mg/kg静脉滴注治疗,如治疗效果反应欠佳则改用两性霉素B联合静脉内丙种球蛋白治疗.果所有早产儿中,共有11例确诊为霉菌感染,另有26例拟诊为霉菌感染,共37例,占早产儿总数的2.16%;死亡3例,感染病死率为8.1%;平均胎龄(30.7±2.3)周,其中小于32周3l例,占83.78%;平均感染Et龄(19.21±8.02)d;100%患儿使用过两种或以上抗生素、使用过部分或全静脉营养,曾进行过侵入性操作的患儿共29例,占78.38%.论广泛的广谱抗生素应用、多种抗生素的联合应用、侵入性治疗手段的增加,是早产儿院内霉菌感染的主要因素,胎龄越小,其发生霉菌感染的可能性越大.康唑是对新生儿霉菌感染有效的药物,可以考虑作为一线药物使用.于早产儿,较长期(14d或以上)的抗真菌药物使用或许是比较适宜的治疗周期.
推荐文章
121例早产儿院内感染分析
早产儿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防范对策
早产儿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临床分析
肺炎克雷伯
交叉感染
婴儿
新生
革兰阴性菌
早产儿的护理
早产儿
诊断
急救
早产儿胃液培养检查在早期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早产儿
胃液培养
早期
细菌感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早产儿霉菌感染分析
来源期刊 国际儿科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早产儿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2-34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2
字数 28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408.2009.04.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7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早产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儿科学杂志
月刊
1673-4408
21-1529/R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8-73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62
总下载数(次)
55
总被引数(次)
163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