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锥体束继发性损害的常规磁共振(MRI)表现及意义.方法:连续性收录分析2007~2008年在我院住院治疗,首次发病,病程在7 d内,有单侧肢体偏瘫及中枢性面舌瘫等体征,分别在急性期(7 d)内及亚急性期(14 d)以后进行一次及以上头颅MRI检查,确诊为单侧基底节或放射冠区单一梗死灶或单一血肿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9例患者,其中脑出血13例,脑梗死26例,平均年龄(51.40±7.56)岁,均有肢体偏瘫的体征,并且在两次MRI检查之间神经功能逐渐恢复.所有患者第2次的MRI图像上,均在远离病灶的大脑脚、脑桥、延髓等一个或多个部位,相当于锥体束行程上出现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长T1短T2、或者长T1长T2的异常信号.结论:MRI可以检测到脑卒中后锥体束继发损害的现象,临床上注意脑卒中后病灶远端锥体束行程上出现异常信号,很可能就是其继发性损害表现,这对区分与新发脑梗死或炎症等其他病变有积极意义.
推荐文章
脑损害后锥体束Wallerian变性的磁共振诊断分析
脑损害
锥体束
Wallerian变性
磁共振成像
脑干
脑锥体束Wallerian变性的临床及影像分析
脑梗死
锥体束
Wallerian变性
3.0T磁共振DTI纤维追踪技术在锥体束Wallerian变性中的应用
Wallerian变性
锥体束
扩散张量成像
纤维追踪技术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诊断大鼠锥体束损伤
法医病理学
颅脑损伤
锥体束
磁共振成像,弥散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卒中后锥体束继发性损害的磁共振表现及其意义
来源期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卒中 磁共振 锥体束 继发性损害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9-83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3.3
字数 36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30X.2009.06.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卒中
磁共振
锥体束
继发性损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5-930X
45-1211/R
大16开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22号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2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955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