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复归性写作的姿态.一方面,创作主体对生活和历史的透视能力增强了,能够比较准确地拨除那些遮蔽了真相的杂芜;另一方面,文学在经历了商业化、市场化的合谋而彻底落人民间后,透射出质朴、真纯的文学精神.现实主义写作风格在被人们忽略和边缘化了许多年后,又以"吹尽黄沙始见金"般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阅读视野中.
推荐文章
臧克家的现实主义诗学理念
现实主义
新诗
臧克家
理念
论超现实主义艺术
超现实主义艺术
精神废墟
超现实主义对现代陶艺创作的影响
现代陶艺
自然的超现实主义
有机的超现实主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死的现实主义精神——评《那儿》《霓虹》
来源期刊 文艺理论与批评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1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艳荣 24 48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理论与批评
双月刊
1002-9583
11-1581/J
16开
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82-20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4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1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