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建筑加(插)层改造的结构措施,传统的方法是增大截面、外包钢构架等.新增层的梁柱与原结构梁柱一般为刚性连接,连接处还要求保证结构抗震性能的构造措施到位.这些方法在施工工艺和达到期望的效果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柱的外包竖向钢筋、钢构架穿越楼板或穿越大梁,施工过程中都要造成原主体结构的部分损伤.文中探讨一种新的隔震消能结构体系,不将加(插)层部分与原结构直接刚接,而是通过滑移支座及粘滞阻尼器将两者连接起来,这样,在地震作用下,加(插)层部分可以发生相对于原主体结构的运动,从而起到隔震和消能作用,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同时也对原主体构架增设消能装置,以减少结构整体所受的地震作用.文中通过一个工程实例,来说明该隔震消能结构体系的减震作用.
推荐文章
基础滑移隔震体系的隔震特点探析
基础滑移隔震
减震体系
隔震特点
连接体设置隔震消能部件的连体框架减振分析
连体框架
阻尼器
快速非线性
抗震性能
隔震层的滤波效应分析
隔震层
滤波效应
地震动时程
谱分析
钢筋-沥青复合隔震层实际工程应用研究
钢筋-沥青复合隔震层
实际工程
农村民居
减震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建筑加(插)层改造工程中的隔震消能体系
来源期刊 结构工程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加固 隔震 消能 粘滞阻尼器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结构加固与改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11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U7
字数 41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159.2009.01.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翁大根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 58 714 14.0 26.0
2 高峰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 19 82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25)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加固
隔震
消能
粘滞阻尼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结构工程师
双月刊
1005-0159
31-1358/TU
大16开
上海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土木大楼B40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9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2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