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滇东北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生长状况、水土保持效益及经济效益研究,为退耕还林模式选择提供依据.根据滇东北典型的退耕还林模式,对4年生的苦丁茶(紫茎女贞)、毛桃、木姜子和实生板栗生长状况以及生物量进行调查分析,对相同降雨状况下不同模式类型对土壤渗透、地表径流及侵蚀状况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紫茎女贞、毛桃、木姜子和实生板栗生长较快,萌芽能力较强,生物量增长较快,是滇东北退耕还林良好的培育模式;2) 地上部分最大持水量顺序为紫茎女贞>毛桃>板栗>木姜子,由于造林期短,枯落物量较少,土壤渗透速率以紫茎女贞为最大;3) 紫茎女贞、毛桃、木姜子及板栗林地的地表径流量和坡耕地相比,地表径流量相差不大,但泥沙量则明显比坡耕地少;4) 紫茎女贞在栽培2a后即可产生经济效益,年产值为2万8125~11万2500元/hm2,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毛桃、木姜子、板栗天麻菌材林的预期经济价值也较高,是滇东北退耕还林地生态建设值得推广的模式.
推荐文章
退耕还林中"经济林"和"生态林"的概念和比例问题
退耕还林
生态建设
经济林
生态林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退耕地生态经济林种植模式效益研究
金沙江干热河谷
生态经济兼用树种
套种模式效益
发展生态经济林的几点探讨
生态经济林
概念与内涵
树种
经营模式
生态经济林模式土壤养分与颗粒变化研究
生态经济林
土壤养分
土壤颗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滇东北退耕地生态经济林培育模式及成效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经济林模式 滇东北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81
页数 5页 分类号 S1
字数 53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007.2009.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广涛 92 1211 18.0 28.0
2 方向京 78 1021 18.0 27.0
3 李贵祥 79 971 17.0 26.0
4 邵金平 44 314 10.0 15.0
5 张正海 34 286 11.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15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退耕还林
生态经济林模式
滇东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双月刊
1672-3007
11-4988/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82-71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2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1472
相关基金
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