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电镜扫描和高精度的粒度分析试验的基础上,讨论了西安至禹门口高速公路路基黄土采用强夯处理前后的粒度组成变化,并分析了这种变化及其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得出了"强夯的冲击能破坏了黄土的初始颗粒骨架,黄土中集粒、团块表面的胶结物剥落,颗粒变细,并填充到孔隙中,使得孔隙减小,土体结构变密,黄土湿陷性减弱甚至消失"的重要结论.揭示了强夯处理黄土湿陷性的机理.
推荐文章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研究
湿陷性黄土
强夯法
地基处理
回填湿陷性黄土地基强夯法有效加固深度影响因素分析
地基加固
强夯
回填湿陷性黄土地基
有效加固深度
强夯法对Ⅲ级自重湿陷性黄土的处理
强夯
夯沉量
标准贯入试验
Ⅲ级自重湿陷性黄土
强夯消除黄土湿陷性的有效加固深度研究
强夯法
湿陷性黄土
有效加固深度
计算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强夯对黄土粒度组成及湿陷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岩土工程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强夯 黄土 粒度组成 微结构 湿陷性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探索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U444|TU472.31
字数 34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2993.2009.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南亚林 8 21 3.0 4.0
2 刘海松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24 346 12.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33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2)
二级引证文献  (3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强夯
黄土
粒度组成
微结构
湿陷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工程技术
双月刊
1007-2993
11-3813/TU
大16开
北京573信箱
82-677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37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