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综合应用高效体积排阻色谱、三维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太湖北部3个湖区表层(0~10 cm)沉积物不同形态磷提取液中有机质的特征,并探讨了有机质与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沉积物中总磷的含量与其上覆水体的营养水平相一致;有机C/N、C/P比值在8.5~11.9和188.5~256.6之间,表明沉积物中有机质以湖泊内源自生为主,受陆源输入的影响很小.不同磷形态提取液中有机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三维荧光光谱存在很大差异,但不同沉积物之间的差别并不显著.3种提取液中有机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顺序依次为:HCl>NaOH>NaHCO3,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和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分别在4 983~5 873和3 642~5 065、3 628~4 198和2 334~2 616、3 282~3 512和2 249~2 380之间,可能反映了不同提取液中有机磷的组成及其生物活性的不同.沉积物提取液中有机质的三维荧光光谱均以类富里酸荧光峰A(Ex/Em=230~260 nm/360~470 nm)或C(Ex/Em=290~320 nm/390~460 nm)为主,NaHCO3和HCl提取液中还分别发现了类蛋白荧光峰B(Ex/Em=275~280 nm/340~360 nm)和D(Ex/Em=225 nm/330~350 nm)及类腐殖酸荧光峰E(Ex/Em=360~375 nm/460~470 nm).这些荧光光谱特征不仅揭示了不同提取液中有机质组成的差异,而且可能表明了太湖沉积物中有机质的降解受到再悬浮作用的强烈影响.此外,沉积物胡敏酸红外光谱中1 059~1 082 cm-1的吸收谱带也可能反映了磷酸盐的存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湖北部沉积物不同形态磷提取液中有机质的特征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太湖 沉积物 有机质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3-74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X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0-3301.2009.03.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静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51 2547 23.0 47.0
2 张润宇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4 359 11.0 18.0
3 吴丰昌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54 842 18.0 27.0
4 黎文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9 87 4.0 9.0
5 王立英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8 243 10.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2)
共引文献  (249)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77)
二级引证文献  (107)
19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7(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太湖
沉积物
有机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
月刊
0250-3301
11-1895/X
16开
海淀区双清路18号(北京市2871信箱)
2-821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46
总下载数(次)
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