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胡黄连提取物(AP)中胡黄连苦苷Ⅰ、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研究其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HPLC测定AP中胡黄连苦苷Ⅰ、Ⅱ的含量,流动相为甲醇-水(42∶58),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7nm;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脏指数.结果:胡黄连苦苷Ⅰ、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600μg·mL-1,r=0.9999和50~500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7.78%,RSD=8.86%和103.62%,RSD=3.93%;小鼠连续5天灌胃给予AP 15.0、30.0、60.0mg·(kg·d)-1及静脉注射给予AP 15.0、30.0mg·(kg·d)-1能明显抑制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的升高(P<0.01),减轻增加的肝脏重量指数(P<0.05).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适合于测定AP中胡黄连苦苷Ⅰ、Ⅱ的含量;AP对CCl4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西藏胡黄连抗肝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西藏胡黄连
保肝作用
动物
实验
黄连提取物诱导HaCat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黄连
银屑病
HaCat
细胞凋亡
核因子κB
胡黄连提取物对缺血再灌注肾脏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胡黄连提取物
缺血再灌注
黏附分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胡黄连提取物的含量测定及其肝保护作用
来源期刊 中医药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胡黄连提取物 胡黄连苦苷Ⅰ 胡黄连苦苷Ⅱ 含量测定 肝损伤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5
页数 分类号 R969.1
字数 21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392.2009.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匡海学 214 1687 23.0 32.0
2 阎雪莹 82 405 10.0 17.0
3 唐晓飞 31 220 8.0 13.0
4 高宏伟 13 50 5.0 6.0
5 刁磊 15 17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1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胡黄连提取物
胡黄连苦苷Ⅰ
胡黄连苦苷Ⅱ
含量测定
肝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学报
月刊
1002-2392
23-1193/R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14-4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4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690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