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小剂量输注多巴胺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全麻诱导时循环功能及维库溴铵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麻醉ASA Ⅱ~Ⅲ,心脏功能Ⅱ~Ⅲ级择期进行CABG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C组为对照组(n=15),D组为多巴胺小剂量输注组[3 μg/(kg*min),n=15].两组均在全麻诱导前行单侧颈浅丛阻滞,放置Swan-Ganz导管,操作完成10 min后开始诱导.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 mg/kg,一分钟后缓慢注射芬太尼10 μ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注射维库溴铵(VCR)0.1 mg/kg.测定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注药后、单刺激(T1)消失和气管插管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排量指数(CI)、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和外周血管阻力(SVR).加速度肌张力仪监测拇内收肌运动情况,记录两组患者肌松起效时间.结果 诱导前两组和诱导后D组患者HR、SBP、DBP、CI、SVI、SV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诱导后,C组患者SBP、DBP、CI、SVI均有降低(P<0.05).而HR、SVR无明显变化(P>0.05).C组和D组比较,维库溴铵诱导起效时间无差异(P>0.05).心排量变化和维库溴铵起效时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在麻醉诱导中有一定的循环功能降低,诱导前使用小剂量多巴胺连续静脉输注有利于在诱导时稳定循环功能,同时并不增加心率和体循环外周阻力,可能对于心肌氧供需平衡影响较小.小剂量多巴胺诱导前连续输注没有缩短维库溴铵起效时间,可能和诱导时心排量和血压降低幅度不大有关.
推荐文章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优势分析
冠状动脉搭桥术
非体外循环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冠心病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造影
射血分数
心功能
70岁以上病人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护理
冠状动脉搭桥术
非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
老年
护理
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护理现状
冠心病
冠状动脉搭桥术
护理现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诱导前小剂量多巴胺对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维库溴铵起效时间和循环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维库溴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起效时间 循环功能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98,1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54.1
字数 36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403.2009.02.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维库溴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起效时间
循环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双月刊
1672-1403
11-4941/R
大16开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82-433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