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中国对古代历史货币的鉴定中,目前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眼学”,即个人经验鉴定。这种传统的“眼学”是建立在个人经验基础上,而这种经验又源自于一个人长期对不同历史货币,特别是对金属铸币的形制、表面特征(包括文字),以及锈蚀状况等方面的认识和知识的积累。它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反映。所以,有时对同一个古钱币的认识(鉴定),不同的人由于其经验及方法的不同,往往得出的鉴定结果会不一致。当今社会上古钱币的做假水平越来越高超,传统的经验和眼力有时已难以分辨;同时,专业人员鉴定古钱币真伪的依据和表达的语言又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如对一个古钱币的判断常常会以“神色不对”,“文字死板”、“锈不入骨”、“皮壳不对路”、“纹路呆滞”等词语表述,这些传统的说辞无法量化,也无法准确表达含义,当然也就使一般人难以理解。
推荐文章
中国古钱币发展及在当今设计中的应用
古钱币
图案特征
设计应用
方圆
古钱币图像的多尺度相对矩检索方法
小波变换
古钱币图像
多尺度边缘
多尺度相对矩
相似性
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
科学技术
负效应
范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科学技术揭示古钱币的真伪
来源期刊 安徽钱币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古钱币 科学技术 真伪 个人经验 鉴定结果 古代历史 主观意识 经验基础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2
页数 2页 分类号 K875.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古钱币
科学技术
真伪
个人经验
鉴定结果
古代历史
主观意识
经验基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钱币
季刊
合肥市滨湖新区洞庭湖路3366号
出版文献量(篇)
183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