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位于扬子陆块和松潘陆块过渡带上的龙门山造山带,是在印支期中国大陆主体拼合和秦岭造山带形成过程中开始发育、燕山期陆内构造活动中继承发展、喜马拉雅期印-亚碰撞和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遭受改造并定型的.现今构造面貌是扬子陆块向北漂移过程中产生的北西向推挤力、源自秦岭造山带的南北向推挤力和源自青藏高原的东西向推挤力三者联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是一个典型的陆内复合造山带.其陆内复合结构构造特征具有下列特点.1)倾向上,龙门山造山带由茂县-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安县一灌县断裂和广元-大邑(隐伏)断裂4条主干断裂分隔显示出明显的分带变形特征,由北西向南东具有层次渐浅、强度递减、卷入层位变新的趋势,总体上呈前展式扩展.2)走向上,龙门山造山带呈现北、中、南段三分格局,它们在基底性质及展布、地层发育及演化历史、变形特征、沉降与隆升特征、活动构造等多个方面具有差异.3)垂向上,龙门山造山带发育多层次滑脱构造,最重要的滑脱界面是15~20 km深处的低速层和中下三叠统富膏盐岩层,由此控制了深浅构造不一致的变形幅度和变形样式.4)时间演化上,龙门山造山带表现出倾向上的前展式扩展和走向上的分段式递进性或序次性演化的趋势:印支期,龙门山中北段活动较强,由北东向南西逐渐扩展,主要为挤压逆冲和左旋走滑作用;燕山期,构造活动总体上趋于相对平静,具有南北分段、由北东向南西迁移的特征;喜马拉雅山期,龙门山中南段活动较强,由南西向北东逐渐扩展和递进,主要为挤压逆冲、隆升和右旋走滑作用.
推荐文章
四川盆地龙门山北段隐伏构造带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四川盆地
西北部
龙门推覆构造带
隐伏断裂下盘
隐伏构造
天然气成藏条件
勘探区
龙门山构造带区域稳定性探讨
龙门山构造带
区域稳定性
地震活动
四川
多造山带控制下的四川复合前陆盆地初析
四川前陆盆地
川西盆地
大巴山前陆盆地
多造山带控制
复合型前陆盆地
南秦岭构造带
广域前陆盆地
构造区带划分
龙门山构造带北段地震、地质综合解释
龙门山
推覆体
断层
构造类型
地震勘探
地震解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龙门山陆内复合造山带的四维结构构造特征
来源期刊 地质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四维结构构造 倾向分带性 走向分段性 垂向分层性 演化序次性 造山带 龙门山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1-1180
页数 30页 分类号 P542
字数 2097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顺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42 757 17.0 27.0
2 曹俊兴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06 910 17.0 24.0
3 王国芝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88 1571 20.0 38.0
4 刘树根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31 3014 28.0 48.0
5 李智武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9 715 13.0 26.0
6 邓宾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1 347 9.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25)
共引文献  (1669)
参考文献  (8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601)
二级引证文献  (846)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1(4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9)
1992(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4(6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60)
1995(3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4)
1996(5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8)
1997(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5)
1998(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9(5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1(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2(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3(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5)
2004(3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5(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5)
2006(5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52)
2007(3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8(54)
  • 参考文献(14)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52)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2(44)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3(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2)
2014(5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5(9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1)
2016(1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6)
2017(12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17)
2018(152)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43)
2019(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1)
2020(4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维结构构造
倾向分带性
走向分段性
垂向分层性
演化序次性
造山带
龙门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学
季刊
0563-5020
11-1937/P
16开
北京9825信箱
2-39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349
论文1v1指导